機上醫生 - 資訊
獲取有關機上醫療服務的最新資訊和發展動態。

預計未來的空中交通流量還將繼續增加。每年將有超過 30 億人次的旅客搭乘商用航班出行。飛機上的生理環境十分特殊,主要表現為環境壓力和氧氣分壓下降、空氣乾燥,時差和空間限制。旅客的年齡層不斷增加,甚至之前就已患病的旅客也經常搭乘飛機旅行。客機的載客量越來越大,航線距離也越來越遠。加上旅行壓力,我們預計在機上出現的緊急情況將逐步增加。因此,我們預計,全球每 12 分鐘就會有一架客機發生醫療緊急情況。然而,鑒於旅客人數眾多,風險較小(8 至 50:100 萬名旅客),計劃外著陸的可能性為 1:100 萬名旅客,死亡人數為 1:200 萬名旅客(J. Siedenburg [2010],Kompendium Flug- und Reisemedizin. BOD,Norderstedt)。
儘管如此,絕大多數醫療緊急情況都較輕微。它們通常由心血管問題引發,其次是神經和胃腸疾病。我們在飛機上配備了大量治療設備,包括醫生急救箱、AED、多套急救箱、大量止痛藥、鼻腔噴霧劑等,並在長途航班上準備了額外的醫藥箱。機組人員均接受過急救訓練,可應對一般的機上急救、進行心肺復甦並使用 AED。他們每年都會接受進修培訓,因此可在急救時成為醫生的得力助手。
由於上述情況,空間有限,難以接近患者,旅客隱私問題,有限的語言問題及技術和治療選項,商用飛機的機上急救似乎特別引人注目 - 不僅對外行人士而言。臨床常規診斷和治療方法無法用於機上醫療救助 - 舉例來說,因飛行噪音等問題,心臟、肺和腹部聽診,及血壓測量都非常困難。遠程醫療諮詢可能會有所幫助。基於這些原因,儘管經常出現激動人心的情況,人們仍需要制定一個理性系統的流程(J. Siedenburg [2015],'Notfällean Bord',J. Siedenburg and T.Küpper(eds.)'Moderne Flugmedizin',Gentner Verlag ,Stuttgart)。
法律及責任問題往往令人擔憂,但漢莎航空的保險責任範圍可消除人們的擔憂。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在國際背景下,該保險只有在免費提供援助的情況下才生效(根據美國法律的「慈善的撒馬利亞人」原則)。事實上,根據德國和歐洲大陸法律,航空公司有義務提供援助,但盎格魯-撒克遜法律沒有此類規定。
最近出版的關於航空醫學的標準著作(J. Siedenburg和T.Küpper [編輯] [2015],現代流體病學,Gentner Verlag,Stuttgart)深入討論了該話題,並對航空及航太醫療領域的各個方面進行了廣泛討論。
事實與數據
即使在過去數個月,漢莎航空的機上醫生也能在醫療急救期間
妥善照顧不幸患重病的旅客。對於每個人而言,機上急救仍屬突發罕見事件,我們推薦您閱讀德國醫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其中包含了相關事實和數據。查閱文章
訓練有素的機組人員
我們的空中服務員遵從歐洲復甦委員會(ERC)的最新指引,定期接受急救培訓。您可在此處查閱 ERC 提供的資料。
藉助最新技術,快速提供幫助
得益於漢莎航空機隊的強大 Wi-Fi 網絡,我們在必要時可使用最先進的遠程醫療工具。例如,透過發送 ECG 數據,我們可從地面的菁英中心收集對患者進一步治療的評估情況。
airRX 應用程式可讓醫生深入瞭解各種預設情景,並提供醫療設備概述。查看應用程式
機上的一般急救流程:
- 向機組人員介紹自己,提供您的專業背景及培訓詳情
患者檢查:
- 詢問主要症狀的持續時間和性質
- 詢問是否存在繼發症狀和危險因素(如胸痛、氣短、噁心或嘔吐,一側無力或無知覺)
- 檢查生命體徵(脈搏和血壓,必要時檢查呼吸頻率 - 因噪音導致無法靠聽診量取血壓時,可觸摸橈動脈估計收縮壓)
- 確定意識狀態,判斷是否存在局部性神經功能障礙
突發心臟驟停的應對流程:
- 如果突發循環驟停,應立即開始心肺復甦(CPR)
- 如果可感受到脈搏,但檢測到心臟問題,可申請並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必要時也可使用 AED 作為監護儀(如技術上可行)(某些航空公司需要提前與地面顧問團隊聯繫)
(某些航空公司需要提前與地面顧問團隊聯絡) - 向機組人員索取醫生急救箱,必要時給予氧氣
- 必要時請聯絡地面顧問團隊,如果機組人員未與地面團隊聯絡。如果需要採取其他措施,例如:藥物或靜脈輸液或計劃外備降,可根據實際情況與團隊商討。
- 記錄檢查結果和採取的措施。如果有必要,在地面交接時,向負責進一步治療的醫務人員提供資料。
突發暈厥的應對流程:
- 病人是否有呼吸和脈搏?
- 檢查生命體徵(大多數患者的 RR 值較低)
- 將患者移至走道,最好是機上廚房內,讓其保持仰臥姿勢並抬起雙腿,進行給氧治療
- 如果已知患者患有糖尿病,應測量血糖(血糖測量設備可在醫生急救箱內找到,必要時可使用患者或其他旅客的設備)
- 大多數患者可在幾分鐘後恢復,如有必要,可讓患者口服液體藥物
- 如果 RR 值進一步下降,且無法口服給藥,可靜脈注射給藥
胸痛或心悸應對流程:
- 檢查生命體徵
- 給氧
- 如果胸痛與心臟疾病有關,必要時可給予阿司匹林或肝素(如有)
- 視收縮壓而定,確保患者每 5 分鐘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每次給藥後檢查 RR 值)
- 如果具備 AED 監護儀,可根據需要用它監測心律;如有必要,應檢查肢體,作為 ST 段壓低的粗略指標
- 如果在上述治療後,症狀有所減輕,應避免移動患者(如有可能)。必要時,可與地面顧問團隊商討病情
漢莎航空機隊的機上醫療事故
過去數年間,在全球航空運輸業發生的機上醫療事故呈總體上升趨勢(資料來源: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醫療顧問小組)。漢莎航空也遇到同樣的情況:在每天約 1,700 架次航班中,就有 10 至 15 次醫療事故發生。這些醫療事故涉及從輕微疾病,如頭痛、發燒、嘔吐,到哮喘發作,絞痛、中風和疑似心臟病等範圍。
使用醫生急救箱救治患者
在大多數情況下,機組人員與醫生(如您自己)通力合作,即可藉助機上醫療工具箱和急救箱,為患者提供充足有效的醫療護理。
儘管對我們而言,這些醫療事故的發生幾率較低;但在許多航線上,漢莎航空的機上醫療工具箱甚至可與地面醫療選項相媲美。通常,患者接受必要醫療救治的最快方法是,繼續前往目的地。
國際 SOS 組織提供全天候建議
因此,請不要忘記透過長途航班(空中巴士 A330 / 340、A380,波音 747)上的衛星電話獲取醫療建議:國際 SOS 組織的服務供應商憑藉他們卓越的航空和急救醫生,可全天候提供醫療建議,幫助我們的機組人員和機上醫生高效應對各種情況。但請不要過度依賴國際 SOS 組織提供的機上急救援助。他們的醫療同事可提供航空醫學、急救醫學和航空運行特性的專業知識(例如:距下一個航班可降落地點的飛行時間,最近醫院的基礎設施等)。
實例
我們在下文引用了一個實例,以說明在飛機上發生緊急狀況的情形。查閱文章
評估適飛性
有時,急慢性疾病患者和殘障人士可能因所謂的「適飛性」而受限。這可能導致舒適度下降並影響健康,同時還會對航班的安全營運造成風險。
有時,航空醫生需對通常被視為微不足道的問題進行評估,例如:攜帶處方藥或胰島素注射器登機,在起飛和著陸過程中保持直立坐姿的能力,機艙環境可能誘發的心血管或肺部疾病(輕微缺氧),以及患者以前接受的干預治療或手術等。
來自漢莎航空醫療運控中心的支援
漢莎航空醫療運控中心(MOC)作為醫療服務的一部分,可為所有這些問題提供可靠的答案。在每日上午 06:00 至晚上 22:30 期間,漢莎航空醫療運控中心(通常代表保險公司或救援公司)都會為不幸罹患急慢性疾病的旅客,提供航空旅行建議和計劃,以防因疾病或事故引發的遣返事件。漢莎航空醫療運控中心也將竭誠應對醫院、醫生或患者的查詢。
病患運輸艙 - 長途航班上的重症特別護理服務
原則上,在定期航班上可為旅客提供一系列醫療和組織支援服務。可用設備和服務:額外氧氣(Wenoll 系統)、供患者抬高雙腿的額外座椅、可讓患者平躺的擔架(須由合格護士、護理人員或醫生陪同)或病患運輸艙(PTC)重症監護服務 - 全球獨一無二;目前只有漢莎航空的長途機隊可提供此項服務。
儘管面臨重重醫療或組織的挑戰,我們可在所有情況下,確保飛行安全,並以適當方式運輸病患。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相關規定,傳染病患者和耐藥菌攜帶者不得搭乘定期航班。
您可透過電郵:medicaloperation@dlh.de 或電話:+49 69 696 55077,與漢莎航空醫療運控中心聯絡。醫療運控中心的營業時間為每日上午 06:00 至晚上 22:30(法蘭克福當地時間)。
假日、旅遊旺季以及漢莎航空醫療運控中心的服務旺季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夏季是逃避日常壓力和養精蓄銳的理想季節。他們選擇的度假目的地遍布全球,且遠在千里之外,充滿著異國情調。但如果發生意外又該如何應對呢? 佛羅里達州的一場游泳事故、在泰國中風或在南非遭遇車禍 - 轉瞬之間,在異國他鄉,本應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時刻最終卻成了一場噩夢。
正是出於對意外事故的考慮,漢莎航空在 2009 年成立了醫療運控中心(MOC) - 這在全球商業航空公司中首屈一指。旅客可在每日上午 06:00 至晚上 22:30(中歐標準時間),致電漢莎航空醫療運控中心電話。其大部分客戶為專業公司,負責組織在假日受傷或患病遊客的醫療救助和送返工作。
診斷與治療
以在阿根廷一起交通事故中重受傷的 49 歲的 Peter Seifert* 為例。事故發生時,這位德國公民正與家人一起環球旅行。經初級保健診所初步檢查,患者具以下損傷:多發傷、二度創傷性腦損傷 、伴小血腫的前基底挫傷,右下肢不穩定性開放性骨折,右髖臼骨折,伴恥骨聯合移位 4 公分的骨盆骨折,1 至 2 度燒傷,燒傷體表面積達 3%,兩側肩鎖關節骨折,雙側肺挫傷,肺功能不全和非細菌性肺炎。現場為患者做人工呼吸,並部分治療骨折。然而,Seifert 先生在德國的旅遊保險公司的醫生擔心治療不夠全面。
透過保險公司及醫療運控中心組織相關事宜
由保險公司指定的救援服務機構將透過電話詢問病人的醫療後及當前情況,必要時還會安排翻譯初步醫療報告;隨後,他們會要求漢莎航空醫療運控中心制定適宜的病患運輸方案。漢莎航空醫療運控中心將獲悉相關病例的所有可用資訊。
最終,由漢莎航空當班航空醫生決定適合患者的運輸方式。如果有必要,可在某適用旅行艙等內,將病患視為「普通」旅客運送,但須由醫務人員陪同。對於無法坐直的病患,可使用擔架運輸(擔架運輸)。漢莎航空所有機型均提供此服務,但須提前 48 小時預訂。患者必須由保險公司任命的醫生,護理人員或護士陪同。另一個服務選項是漢莎航空的病患運輸艙(PTC)。這是一個部署在洲際航班上的封閉機艙,設施齊全,可作為重症監護病房。經特殊培訓的漢莎航空病患運輸艙工作人員將與保險公司指定的醫護人員一起,護衛患者安全。然後,該團隊會在長達 14 小時的飛行途中,負責病患的醫療護理工作。
從南美飛往法蘭克福
在 Seifert 先生的案例中,因其嚴重的受傷程度,病患運輸艙是將他安全護送回國的唯一選擇。於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重症監護醫生和病患運輸艙的機組人員從法蘭克福起飛,前往南美洲接患者。在機組成員到達後的 24 小時內,他們與 Seifert 先生共同登上返回法蘭克福的航班。他乘坐救護車前往聖保羅,然後從那裡出發前往機場。德國醫生對醫療不足的懷疑在見到患者的那一刻得以證實。Seifert 先生的狀況在飛往法蘭克福機場的 12 小時內趨於平穩。在此期間,他得到了適當照顧,包括插入中心靜脈導管 、動脈血壓監測,並使用呼吸機。當飛機在法蘭克福機場降落時,重症監護運輸隊已整裝待命,時刻準備著將 Seifert 先生送往本地醫院的重症監護室。
總結
Seifert 先生只是每年搭乘漢莎航空的航班約 8,000 名病患中的一員。患者運輸需求在逐年增加,因此,漢莎航空正大力投資新的開發項目,以滿足市場需求。
* 名字已更改